Ressources numériques en sciences humaines et sociales OpenEdition Nos plateformes OpenEdition Books OpenEdition Journals Hypothèses Calenda Bibliothèques OpenEdition Freemium Suivez-nous

浙东唐诗之路:绍兴古道

作者 : 周筱芳
绍兴市政协常委,农业农村委主任,⾼级规划师


1.从日铸岭古道说起

本次介绍由日铸岭古道的维护与利用讲起。日铸岭古道位于绍兴古城东南面,离绍兴古城约30分钟车程的地方,是一条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古道,它是绍兴平原进入会稽山地的驿道。旧时从日铸岭古道、王化溪古道、王筵岭古道这一条连线,是绍兴古城穿越会稽山腹地到达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水路陆路交会节点-嵊州三界仙岩的主线,从三界驿道南下,可以到达台州、温州和福建。日铸岭古道得名于2500多年前的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成春秋五霸之一,使用的高质量的青铜剑出自这里,相传欧冶子在这个区域一日内铸成青铜剑,日铸因而得名。900多年前(公元1129年)宋高宗赵构就是翻越日铸岭,一路到达温州后折返越州,然后升越州为绍兴府,使绍兴成为南宋皇帝的临时居住地。

日铸岭古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条茶叶、竹笋、大梱柴的商贸古道。它也与浪漫诗意相关,是古代文人墨客,游山玩水,品鉴越地山水风光,留下众多美文的文化古道。古道全长约2000米,从梅园村锁泗桥到上祝村王化溪边,由鹅卵石、町步石修筑的平地缓坡型的溪谷小道,加条石台阶山道组成,古道宽度约2米。

这条沿用了2000多年的古道,从上世纪60年代建成盘山公路、2010年建成公路隧道,完全失去了交通功能,日益荒废。由于日铸岭离城市近,生态环境好,2012年志愿者发现并推广,2014年政府维护整修完成,古道全程、茶亭、下马桥、议事坪遗址、日铸庙等均为原物。同时完成的有对同样失去交通功能的盘山公路的修缮、入口停车场等设施的增加、周边其他古道步道的维护,如陶宴岭古道、万寿山古道、舜驾山古道、王化溪小道、平王线缓坡步道,这些长短不一、爬高不一、台阶缓坡不一的古道步道,有分有合形成了日铸岭古道步道区。步道将梅园村、上祝村、宋家店、溪上村、王化村、安心村等周边古村落和其他乡村休闲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古道成为展示古村和美丽乡村体验线,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日铸岭古道步道区及周边乡村

2.绍兴古道的保护利用工作介绍

除了日铸岭古道,绍兴多处古道从2013年以来都进行了修缮与宣传,为沿线乡村带来了人流和活力。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点、线、面状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古道串联着绍兴古城、古镇、古村的绍兴古道近年来也开始进入人们的休闲活动中。绍兴古道的保护利用工作源于绍兴乡村滞涨和乡村行动,绍兴经历了十几年快速城镇化后,随着人口外流,乡村居住人口减少,乡村快速败落。而农村宅基地且在新增中,村落中利用率不高的新房与老旧的空倒房并存,乡村没有了活力。面对乡村滞涨,绍兴在2003年至2021年连续18年实施相关乡村项目,使得乡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古道与古村落也一并得到了关注和投入。古道的利用主要从研究、行动、群体、推介四个环节展开。

绍兴山水地形图

一、研究的缘起是因为古村落

在对绍兴市古村落的调查中,设想通过绍兴古道来进行串联,作为吸引人流、保护古村落的途径。因此,通过“书上”、“口中”、”脚下”三种方法寻找古道遗迹,为后来的规划提供基础。“书上”是指从古地图、历史书上找,梳理区域内的古代水路驿道、陆路驿道、山村驿站与递铺。“口中”是指从老人口中找,走访生活,在古村落老人,获得信息,再查找实物遗存。“脚下”从自己脚下找,组织志愿者探路、做专门的软件,记录轨迹,在老乡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查找古驿道及路亭,对沿线的古遗存进行逐个地理信息定位。翔实的调查为后来的规划提供基础。

绍兴山水地形图

寻找并梳理后发现绍兴古道驿道资源丰富,虽“藏在深山”,入口被杂草掩盖,但古道本体质量较好,不少仍用于农业生产。古道可分为三类:交通性古道,包括水路与山道,数量最多;生产性古道,包括茶叶、竹林、古香框林中的古道;景观性古道,位于有知名山体中,如会稽山、秦望山、天姥山、西白山、复卮山

二、行动的主力是各级政府项目带动

通过四种方法进行古道的发掘与修缮,使其进入乡村休闲旅游中,形成可持续完善的途径:

1、进入单项政府实事工程。即形成明确时间计划的规划、政策、架构、成效闭环体系。古道、步道修正最先从这个模式开始,如2013年编制的《绍兴市会稽山森林健身游步道专项规划》。

2、进“五星达标,3A争创”内容。这是由绍兴市制定,始于2017年,为期三年的乡村综合行动计划,以一村一策方式促进乡村振兴。期间,古道、古村落、古建筑被重点关注,一批古道进入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库,并得以维护。如新昌东茗乡下辖的六处村落,都形成了古道与步道结合的乡村旅游资源

新昌东茗乡乡村旅游

3、进入乡镇政府日常工程,如景区镇的创建。平水镇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绍兴城市后花园、柯桥南客厅,平水镇将古道步道利用与旅游项目结合,已初见成效。

平水镇结合古道步道利用与旅游项目

4、进入休闲旅游规划内容,利用美丽乡村风情线推动发展。以区域内唐诗之中、中国大运河、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古香榧群等资源为重点,6个县市区都制定美丽乡村风情线,风情线串联多个古道步道区,天姥山步道区、西白山步道区等。

通过以上四个途径,古道成为人们周末休闲的重要内容,并不断纳入新的古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形成一个可持续增加与完善的途径。

三、古道群体的形成为线面结合

线状古道由浙东唐诗之路串联,可分为古城周边的山水古道(统称为山阴道)、水边驿道(大运河古纤道水路驿道)、山中古道(数量众多,划分为多个步道区)三类。

唐诗之路精华段镜湖和若耶溪

呈面状的古道群覆盖了绍兴的五座山脉,在规划实施中体现了以下理念:①因地制宜前提下,形成市域绿道与乡村道路网;②注意乡村道路的景观化设计与原生态结合;③打造山水线面结合景观带廊;④打造绍兴乡村旅游项目;⑤使休闲古道成为城市居民短途旅游目的地。

四、推介的起步是立足于数据综合

开发了古道专门软件“登山越岭”以及区域综合旅游软件“柯好玩”,扩大推介效果。“登山越岭”可按人的休闲需求,以2小时、4小时的徒步时间为基准,规划登山线路。为46条古道进行位置距离介绍、实时导航与详情介绍。“柯好玩”的设计理念则是用步道小黄脸全旅游要素,打造全区与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实用平台。该软件能以古道步道线为基底,自动显示附近包括景区、景点、村庄、农庄、民宿等在内的各类旅游资源。

登山越岭app界面

柯好玩app界面


OpenEdition vous propose de citer ce billet de la manière suivante :
Françoise Ged (5 septembre 2022). 浙东唐诗之路:绍兴古道. Itinéraires culturels au Guangdong. Consulté le 25 mars 2025 à l’adresse https://doi.org/10.58079/pd06


Vous aimerez aussi...